最新消息

沙洲變綠洲,吃飯免攪沙 濁水溪揚塵改善六年有成,揚塵事件日大幅下降93%
水溪的揚塵問題已存在3百多年,107年起行政院特別督導相關部會推動了2期各3年的「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行動方案」。6年來相關單位陸續投入新臺幣20億元在各項改善工作上,除了使裸露地面積減少77%外,也成功的讓揚塵事件日從106年的59次,大幅下降到112年的4次,減少了93%!讓濁水溪沿岸居民不用再擔心講話或吃飯時會滿嘴沙,濁水溪溪畔也多了好幾個可以讓民眾進行戶外活動的好地點。

環境部在今(12)日舉辦「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成果記者會」,邀請團隊中的成員現身說法,向各界分享這幾年來的甘苦談。環境部大氣環境司蔡孟裕司長表示,濁水溪揚塵的問題存在已久,這次成功的關鍵除了有行政院吳澤成政委督導、協調各單位合作外,另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團隊已經瞭解揚塵的發生跟「風力」、「裸露地」以及「水分」等三大要素有關。其中風力跟下雨等自然因素難以左右,但可以透過減少裸露地跟適時的增加裸露地含水量來改善。因此各單位摒棄過往單打獨鬥的作法,合作從全流域來檢視、解決問題,並滾動檢討調整。

在減少裸露面積方面,農業部水土保持單位從上游崩塌地治理著手,減少沙土流到下游淤積,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則以因時、因地制宜的措施,持續進行河道濬沙及擴大長效型的水覆蓋及綠覆蓋(植生),逐步減少下游沙洲、沙丘或灘地之裸露地面積;另外農業部林業單位與第四河川分署也合作進行灘地造林,以數層樹林的阻擋作用,降低強風時從灘地產生的揚塵對居民住宅區的影響。此外,環境部也運用科技提供了更SMART的協助,包含定期提供衛星遙測等資料讓水利署檢討調整施作範圍,運用氣象預報,提前3天預警各地方政府及水利署等單位先進行裸露地灑水、加強臨時性覆蓋等更有效的應變措施,大幅降低揚塵發生機率。最後則是教育部國教署在濁水溪沿岸的校園教室中設置了新風系統,並利用電腦即時監控與運作,確保教室內的空氣品質良好。

環境部說明,過去6年在各單位的努力下,揚塵改善的成果顯著!除了揚塵事件日下降外,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(PM10)年平均濃度亦由106年平均64 μg/m3改善至112年的39 μg/m3,降低將近4成;增加近1千公頃,相當於3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綠地,也成為了黑面琵鷺、東方白鸛等200多種鳥類的生態樂園。

環境部強調,前兩期方案績效固然顯著,但還有部分工作需要繼續完成,所以現在第二期方案將屆期,環境部也再一次整合各單位的資源與經費提出第3期行動方案(113-115年),於本(12)月1日提報行政院審議,將結合淨零排放,持續建構河川藍、綠帶,營造永續河川,完成濁水溪揚塵改善的最後一哩路,也希望民眾與各界支持配合,共創美好環境。

相關網址:沙洲變綠洲,吃飯免攪沙 濁水溪揚塵改善六年有成,揚塵事件日大幅下降93%

最後異動時間:2023-12-14 13:42:00